世纪娱乐
世纪娱乐
业务范围
你的位置:世纪娱乐 > 业务范围 >
二战最关键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最关键的转折点,改变世界命运的一战:斯大林格勒战役

图片

1942年11月22日,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陷入了焦虑之中,他的部队马上就要被苏联红军包围了,他们30万人拥挤在斯大林格勒,绝望地看着包围圈一点点合拢。

保卢斯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他的元首,希特勒在电报中指示道:

“我非常信任第6集团军和你们的指挥官,并坚信在这样困难的局势中,你们仍旧会坚守阵地,第6集团军的全体官兵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正在采取一切手段营救你们。”

保卢斯从这些话语中得到了一点安慰,当5天后包围圈已经完全封死时,保卢斯对手下们说道:

“坚持下去,元首一定会把我们救出去的。”

01

就在半年以前,保卢斯和他的第六集团军都还远非这般光景。

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保卢斯率领第六集团军成功挡住了苏军北面的攻势,令南面的友军能够迅速迂回,完成了合围,一举俘虏苏军20余万,在苏联防线上打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保卢斯一时风光无二,德国报纸上连篇累牍地赞扬他的战绩。优秀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听话的性格,让保卢斯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赏识,他被授勋、被委以重任。

保卢斯没有贵族血统,当了32年的军人,才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保卢斯曾经的一个上级对他的评价:

“他是个和蔼可亲的同事,绝不冒犯任何人,他对元首和陆军总部把握全局的能力深信不疑。”

——《东线:命运一斯大林格勒》朱世魏

当希特勒在1942年7月23号发出了第45号元首令时,他也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了。这条命令上写着:

“攻向斯大林格勒,粉碎集结在那里的敌军,占领该城。”

02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工业重镇,城内集聚着一批重要工厂,其中的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能生产大量T-34坦克,组成了苏联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

此外,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它背靠着伏尔加河这条“俄罗斯的母亲河”,不仅有发达的航运,大量的公路和铁路也都汇集在这里,使这座城市成为了苏联南部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片

德军一旦占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放手向高加索地区进攻,高加索堪称苏联的生命线,全苏联86.5%的石油、65%的天然气、56.5%的锰矿,都来自高加索。

图片

如果德军将其夺下,就能切断红色巨人的动脉,让苏联的战争机器彻底停摆。而且德军还可以通过高加索地区继续向中东进军,掌握东西方沟通的走廊,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成了关系全世界命运的一战,苏联人不能输也输不起。

23年前,斯大林在白军来势汹汹的进攻下,守住了察里津,这座城市因他而改名;23年后,新的敌人又朝这座城市发起了冲击,正如丘吉尔所说:

“斯大林格勒的诱惑使希特勒着了迷,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是对他的挑战。”

03

就在希特勒发出元首令的五天后,斯大林也发出了一道最高命令,他写道:

“敌人全然不顾损失,向前线增派越来越多的兵力,他们已经深入苏联腹地,破坏、摧毁我们的城市和村庄,劫掠、杀害我们的人民,不停止撤退,我们就会没有粮食、没有工厂、没有铁路,到了停止撤退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坚守每一处阵地,每一寸领土,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这条命令的编号是227号,这个数字后来成为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苏联背水一战的不屈意志。

斯大林格勒的数十万居民响应了领袖的号令,积极参与到城市周围防御工事的构造,包括地雷、障碍物以及庞大的防坦克壕沟。

工人们组建起工人营,配合城市的守备工作,工厂附近都放置了障碍物和防御工事,令这些工厂在随后的巷战中成为了一个个抗击德军的堡垒。

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所有苏联人都严阵以待,等待着保卢斯和他的第六集团军。

7月31日,保卢斯发起的钳形攻势取得了进展,他的北钳突破了苏军在奇尔河的防御,他的南钳将第64集团军逼到了东面的顿河,这套攻势切断了崔可夫集群和北翼防御部队的联系,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也前来支援保卢斯,他们狂飙突进,直冲向斯大林格勒南面,崔可夫快速在阿克塞河构筑防线,他用仅有的4个步兵营和5个炮兵营迎战德军攻往斯大林格勒南郊的主力部队,这些红军战士们在明显的劣势下,顽强阻截着敌人的进攻,牵制了德军12天。

8月23日上午,德军的120辆坦克和200多辆装甲车就已经渡过了顿河,他们行驶在顿河东部平坦的草原上,朝着斯大林格勒北部疾驰而进。

图片

在空中,斯图卡轰炸机排成密集编队飞向前方,将无数的炸弹倾泻在斯大林格勒,整座城市火光冲天,房屋和建筑在熊熊火海中燃烧,一栋栋整洁的白色公寓大楼成为碎石瓦砾,河岸边美丽的花园化作一片焦土,大量泄露的石油如一条条火蛇般涌入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城被炸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在轰炸的第一周就有四万多人丧生。

“德军的坦克车长们看见斯大林格勒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在火焰腾起的烟雾的映衬下,一个个烟囱清晰可辨。”

——《第16装甲师师史(1939-1945年)》沃尔夫冈·韦尔滕

这座火海中的城市,正是他们想要征服的目标。

04

到达斯大林格勒北郊后,保卢斯派遣部队堵截斯大林格勒北面的铁路线,并发起了对拖拉机厂和雷诺克村的进攻。南面,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已经突破苏军的重重阻截,距离斯大林格勒市中心仅有20公里。

在危急的形势下,8月29日,苏联副最高统帅朱可夫飞抵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以斯大林全权代表的身份着手组织防御。

图片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图源:网络

朱可夫是从一个骑兵,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有着无畏的血性,优秀的指挥才能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哪里的前线告急,他就会被调往哪里。

一年前,当他在列宁格勒面对德军的重重包围时,他对士兵们说道:

“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朱可夫没有说大话,列宁格勒的防线果然在他手中稳固,现在,朱可夫又来到了斯大林格勒,他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要让德军在此弓折刀尽。

05

德军越是接近斯大林格勒,就越是发现,他们是在和所有人战斗,他们的坦克先头部队在拖拉机厂附近遭到了重型高射炮和反坦克炮的攻击,他们摧毁了高射炮阵地,在后续检查时才发现,这些向他们开炮的人是女人。

图片

苏联的工人们也加入了战斗,为了保卫工厂,他们驾驶着刚刚生产出来的坦克,向德军开火,五万个平民加入了民兵组织,七万五千个居民被分派到第62集团军,就连七千名13到16岁的共青团员都被武装起来加入了作战队伍。

司令部中的作战地图比例不是以公里计,而是精确到米,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都是双方争夺的目标,甚至每一个房间都成为了战场,一个德国士兵感叹道:

“我们占领了厨房,却还要为客厅战斗。”

——《东线:命运一斯大林格勒》朱世魏

在马马耶夫岗上,双方无数的炮弹将整个高地都犁了好几遍,今天是德国人占领这里,明天又是苏联的红旗在上方飘扬。

在1号车站,双方士兵的拉锯反复进行,经过19次易手后,德军第71步兵师才占领这里,但附近的街区依然有苏军出没。

在城市南部的粮仓中,苏军的水源已经消耗殆尽,他们没有解渴的水,也没有能用来冷却马克沁机枪的水,粮食已经被引燃,烟尘四起,但苏军却依然在坚守,德军士兵威廉·霍夫曼感叹道:

“粮仓的守卫者简直不是人,而是魔鬼,不怕子弹和火焰的魔鬼。”

——《东线:命运一斯大林格勒》朱世魏

德军在这些“魔鬼”手中伤亡惨重,仅霍夫曼所在的营就损失了一个连的兵力。德军甚至调来了88毫米炮直接轰击粮仓,最后他们才发现,挡住他们的,只是40个苏联人。在一场场巷战中,德国人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战术失灵了,再庞大的坦克部队一旦身处狭小的街巷,就无法像在辽阔的平原上那样进退自如,而路旁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藏着苏军,他们在剧烈爆炸形成的弹坑、晦暗的地窖、摇摇欲坠的建筑中,架设着守卫城市的力量,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为了坚固的堡垒。

进攻的德军士兵发现,无论是大口径榴弹炮的轰击,还是迫击炮和重型机枪构筑的火力网,都无法熄灭苏联人在这些看似破败的据点内回击的枪火。

在顿河草原上疾驰的坦克,此刻在街巷的残砖断瓦中艰难行进,苏联人投掷的燃烧瓶和反坦克手雷,对这些移动的钢铁巨兽和协同的步兵造成了致命的威胁。

图片

德军沿着一座又一座房屋前进,血腥的战斗总是在近距离下一触即发,双方士兵在狭小的空间内用刺刀和铁铲互相劈砍,以命相搏。

冲锋枪在极近距离内高速扫射,倾泻而出的子弹贯穿身体,留下残缺不全的尸骸。

更让德军士兵恐惧的是远方,他们不知道苏军狙击手会藏在哪里,总是突然的一声枪响,一个队友就倒下了。

当夜幕降临时,迎接德军士兵的不是惬意的安眠,而是“希特勒电锯”的暗哑之声和“斯大林管风琴”轰鸣所奏响的死亡交响曲。

此刻的斯大林格勒,越来越像是一座炮火中的孤岛,消磨着所有想要侵犯它的人的意志。

06

苏军的顽强抵抗,令德军的进攻愈发困难,但希特勒被一个致命的诱惑吸引住了,那就是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他的进展虽然缓慢,但毕竟每天都还是有那么一点进展,理论上来讲,只要他能一直坚持,总有一天能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

图片

到1942年11月11日,德军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90%以上的区域,距离伏尔加河只有一步之遥。正是这条河流让德军始终不能包围苏军,而苏军的大量补给却能从河面上送来。

为了支援守军,苏联伏尔加河区舰队调集了所有可用的船只,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后勤部队,他们不顾德国飞机的轰炸和低空扫射,冒着枪林弹雨,将源源不断的援军、食物和药品送进斯大林格勒,再带着伤员返航回到后方。

图片

但希特勒相信,这样的情况就快要结束了,因为所有苏军都已经被他压到了伏尔加河岸边。希特勒看着最后的那几座工厂和几百码的河岸,心里就像在被猫挠一样,他要求保卢斯继续进攻,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他不会放弃。

但如果希特勒能把视线从眼前的这一小块、看上去已经被他包围了的苏军身上挪开,他就会发现,在更大的范围上,其实是他被苏军包围了,万一苏军从南北两翼发动钳形攻势,他正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不就要被包围了吗?

图片

希特勒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他的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为了支持保卢斯尽快攻占斯大林格勒,德军的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投入了进去,希特勒只能大量使用罗马尼亚等协从国的军队来防御两侧。

希特勒存在着一个侥幸心理,苏军想要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实施钳形攻势,势必要集结起一支数量惊人的军队,他们真的还有这么多兵力吗?真的能打穿我在两翼的防线吗?就算有,他们在大规模集结、调度的过程中,难道不会被我发现吗?准备这样一个反攻计划,需要大量的时间,在那之前,我是不是已经吃下了斯大林格勒、从而有余力加强两翼了呢?

抱着侥幸心理,希特勒最后也没有放弃进攻斯大林格勒,虽然保卢斯早就向他提过应该撤出过度延伸的阵地,避免苏军反击,但一个最高领导人总是能接到各方面的建议,总参谋部的报告还说,东线的苏军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预备力量了,这个时候就看你信哪个,而希特勒选择了自己更愿意相信的那一个。

希特勒不知道的是,早在九月,苏联高层们就在酝酿一场大反攻了,这个计划的名字是——“天王星行动”。

07

天王星行动的具体流程是在斯大林格勒的南北两面分别部署大量军队,以大编制快速部队为前锋,发起一场大规模的钳形攻势,一举突破德军的侧翼防守力量,完成对德军的合围。

图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实现这个计划,苏联调动了大批量的军队进行整合部署,国家机器全力开动,以铁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紧急修缮扩建,让数量惊人的兵员和装备得以发往前线,被输送的军队在距离集结地点200公里处就不再搭乘运输车辆,而是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行军至出发阵地,以保证行动的隐秘和突然。

“天王星行动”的计划过程也是严格保密的,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完成了“天王星行动”的最后制定,两个上将为了保证行动的成功,一次又一次地检查着战备情况,反复审定和修改最后的行动方案,斯大林本人也非常重视,在11月以来几乎每天都要亲自过问准备情况。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苏联集结起了一支规模惊人的反击力量,共有三个方面军、110万人,他们装备了1.5万门火炮、迫击炮、1400多辆坦克,这样一支军队,足以打穿德军两翼的任何防线。

11月19号,这一天崔可夫的军队仍然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坚守,他们在千疮百孔的废墟中架起了最后的防线,面对着敌人的大军压境,背水一战,但他们这种危难的处境,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远方,“喀秋莎”火箭炮的轰鸣响彻云霄,他们的战友开始反攻了。

西南方面军在北翼出击,他们的坦克从浓雾中杀出,一举突破了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的防御,向预定会师地点卡拉奇狂飙突击。

保卢斯大感不妙,他意识到卡拉奇是生死之地,他向后方单位发出了警戒通知,并将装甲部队调离市区,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11月20号,斯大林格勒南面战火再起,在强大的火炮急袭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装甲部队一骑绝尘,冲开了德军的防守反击,将德军构筑的防线拦腰斩断。

南北两支钳子,正飞速接近,苏军的进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的先头部队抵达卡拉奇北面的一座大桥时,桥上的德军还以为来的是自己人,以为这是自己的队友在用缴获的苏军坦克进行射击训练。

到1942年11月23日,也就是“天王星行动”的第五天,西南方面军就已经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成功会师了,会师地点在卡拉奇东南方十几公里处的苏维埃茨基,从这一刻开始,在德国第六集团军的身后,一扇沉重的铁门关上了,他们被包围了。

图片

08

包围对一支军队而言,可以说是最恐怖的事情。包围,就意味着你的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包围,就意味着你没有补给了;包围,就意味着你们很可能要被全歼了。

一般来说,面对包围就只有突围,能冲出去多少是多少,这也是总参谋长蔡茨勒、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的意见,但希特勒却要求保卢斯“占领环形防御阵地,固守”,希特勒当然不是傻子,他也有理由的,第六集团军本来物资、弹药就很匮乏,如果现在再为了突围放弃坚固的阵地和重武器,再加上坦克的燃油半路也会耗尽,那他们在平坦开阔的顿河草原上,只会被全副武装的苏联装甲部队乱杀,而且他们在突围途中还必须要跨过一段天然的地理阻隔——顿河。这条河可不容易跨过去,最后能有多少人逃回来,很难说。

更何况,一旦第六集团军突围,本来用于包围他们的大量苏军就可以趁势向前推进,进而动摇德军的整个南方战线,所以让第六集团军坚守待援才是最好的做法,这不仅是希特勒的观点,连曼施坦因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11月29号的统帅部会议上说:“我得出了和元首一样的结论。”救援第六集团军的任务也交给了他,在上任之前,曼施坦因给保卢斯发了一封电报加以安抚,他说:

“我将竭尽全力帮助你们解围,在此期间,第6集团军必须要做的除了根据元首的指示守住伏尔加河和北面阵地外,如有必要,还要集中兵力清理出一条通向西南的补给走廊。”

保卢斯谨慎听话的性格此时发挥了作用,虽然他的手下们乃至于他自己都想要突围,但他还是听从了命令,原地坚守。

理论上来讲,如果德军能派出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去救援,那坚守待援的计划的确是可行的。但在1942年的冬天,他们已经没有这样的一支军队了,曼施坦因为了救援保卢斯发起了“冬季风暴”行动,德军每辆坦克都装载了足够的燃料以及200发炮弹和7000发子弹,装甲部队的背后则跟着800辆大卡车,拉着给保卢斯的3000吨物资,还有大量的拖车、大巴车来帮助运输重武器和伤员,一切困难似乎都被考虑到了,只有一个困难,他们过不去。

苏军结成了严丝合缝的包围圈,每一支部队都严守阵地,他们不打算放过一个纳粹,不论曼施坦因再怎么努力,他的军队最多也只能冲到距离保卢斯48公里的地方,48公里,这就是他们之间永远的距离。

保卢斯的部队甚至能看到南面援军发出的信号弹,他们的希望就像这颗信号弹一样,先升高,然后堙灭于黑暗。保卢斯知道,他们逃不出去了。

09

1943年1月30号,第六集团军弹尽粮绝,本该救援他们的部队也已经退却,希特勒再也不能给保卢斯提供任何支援,他只能给保卢斯送来一件可笑的礼物,他宣布:保卢斯荣升为元帅了。德国新闻社播报了这一消息。

之前从没有一个德国元帅投降过,希特勒的意思,就是让保卢斯去死,让他在被俘前自杀。这种悲壮的结局有助于纳粹的国内宣传。

保卢斯一直很听希特勒的话,他现在终于不打算再听了,第二天他就走出了地下室,将自己的配枪丢在了苏联军官脚下,用不太流利的俄语说道:

“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向红军投降。”

回顾这场改变世界的战役,苏联初期的形势并不算好,他们的防线被击穿,阵地不断被压缩,但直到最后一刻,苏联人都没有放弃,他们以惊人的勇气和牺牲,用灵活的策略顽强阻击着德军,使其始终不能完全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

最后的那几座厂房和几百码的河岸,述说着苏联人昂扬不屈的精神。

苏联高层们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他们并不是一味地死守,和德军拼消耗,而是在防守之中还酝酿着反击,不仅想着要守住这座城,还想着要把进攻的敌人一网打尽。

希特勒只是贪了那么一下,但这一下被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抓住了,战争的胜负也随之易手。

(全文完)

参考资料:

《东线:命运-斯大林格勒》朱世魏

《赤焰孤岛:斯大林格勒巷战实录》杰森·D.马克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戴维·M.格兰茨

《斯大林格勒1942》安东尼·比弗

《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保罗·卡雷尔

《伟大的卫国战争》伊·巴比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世纪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